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石的博客

西域车师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新年随想曲  

2009-01-08 14:26:06|  分类: 个人日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   新年来了,元旦一家人吃顿团圆饭,温馨快乐又欢乐融融,再过几天,春节又来了,按照家乡的习俗又长一岁,离六十寿诞还差两年,感叹日月如梭,岁月无痕催人老。
         孩子们走了,不知为何,我想起了家乡,想起了童年,想起了家乡的槐树花儿;邢台大地震以前,我家和未更家是对门邻家,和二魔家住斜对门,二魔家孩子小、院子多,这处院子不住人,后来借给陈同德家居住,二魔家院里就有一棵大槐树,每到槐花儿飘香的季节,大束的槐花儿足有尺把长,蜂蝶飞舞热闹极了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家乡有个风俗说是“家里种槐,财帛就来,家里种柳,财帛就走”,为了图个吉利,喜欢在院子里种几棵槐树,后来,未更家种了几棵洋槐树,大家没有考证过洋槐树的来历,可能是引进的一个外来槐树种,要么为啥在槐树前加一个“洋”字呢!为了区分两种槐树,就把当地槐树叫“笨槐树”或者叫“土槐树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洋槐树有洋槐树的优势,树干直、树杈少,成才率高,洋槐树枝有刺,小孩不敢胡乱瞎爬树,它开的白花儿极像豆角花序状,果实更像“蛾眉豆”,“笨槐树”长不高就开始发杈,所以,这种槐树枝大叶茂,树冠大,他开的白花儿和洋槐树区别不大,但是,果实更像豇豆角。
        我小时侯喜欢上树爬墙,更喜欢爬到大槐树上揪嫩树叶和槐花儿,上到大榆树上去够榆钱,这两种东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救活了一些人。小时候吃过早饭就和小伙伴们到地里去拔卜卜丁(蒲公英),马齿菜,扎扎菜,扫帚苗,猪毛菜。。。。。只要是能吃的野菜就往筐里装;扎扎菜大名叫刺儿菜,嫩时叶片不扎手,长大以后叶子边缘的刺变硬,人就不能吃了,只能喂猪。
        我最喜欢吃马齿菜了,我们家都是用它来改善生活;先把榆树根的皮剥下来晒干碾成面和上红薯干面,擀成面皮子,把马齿菜、扎扎菜焯软剁成馅子蒸包子。我能吃好几个,大人说:“半大小子,吃死老子,”一点不假,那时我特别能吃,感觉若能天天吃这种馅儿的包子就满足了。
       其实槐花、槐叶、榆钱、榆叶比野菜好吃,槐叶、榆钱拌上红薯面或者高粱面蒸熟就能吃,一般都是调上辣椒油和盐末一块食用,我们把这种食物叫“苦累”,“苦累”是方言,没有大号,这个名字很特别,字对不对不清楚,音绝对正确;“苦累”这种食物不敢说好吃,能添饱肚子就行。
      大人们都说洋槐花有毒,吃了就死,不知是真是假,有人实在饿急了,把大家不敢吃的洋槐花整回家吃了,还没“毒”死,他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,不清楚大人说的洋槐花有毒的根据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,或许是以讹传讹,也许是忌讳带“洋”字的东西,反正我到现在也猜不透这个秘密。
       近来闲的无聊,翻一本杂志,原来槐花还是一味中草药,它有清热凉血、抗癌止血、凉血固经的功效;马齿菜槐花粥,能清热解毒、还有凉血止血的功效。看到这里我恍然明白了些什么,那时人们吃这些粗糙的食物,磨练了人们巨大的适应力和毅力,终于熬了过来。由此我又想起了一个沙漠里种树的故事。
       故事说有老少二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,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,隔三差五给树苗浇水施肥,老人等树苗成活后,来的就少了,即使来了也是把被风吹歪的树苗扶一把,不浇水;转眼三年过去了,两片胡杨树都长成了碗口粗细;忽然刮了一场沙尘暴,风停以后,年轻人种得树几乎都刮倒了,还有的连根拔起,而老人种得树只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子,年轻人很诧异,问其原因,老人说:“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,看起来很爱护它们,可是,树和人一样,树的根系也有其懒惰性,你不浇水,树为了求生存,拼命往地下扎根寻找地下水源,有这么深的根系,这些树怎么还能轻易被沙尘暴刮倒呢?”
      精辟的见解发人深省,人似乎与树相似,小时候需要有人呵护、关心、照顾。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还得吃树叶、找野菜,这就如同树根寻找地下水源。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需要自己锻炼照顾自己,为自己的扎根打下良好的基础;有人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地生活,使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,很少具备承受各种挫折的心理和应对变化莫测事件的打击;这样的人怎能经的起一场“沙尘暴”呢!
         现在,虽然远离了树叶、野菜的日子,家庭富裕了,各种小吃零食应有尽有,只要兜里有钱,可以随时取来;但是,在青少年时还是要去经风雨、见世面,磨练自己,要像成活的胡杨林一样,拼命往下扎根,拼命学习各种有用的技能,拼命在学习实践中吸取养分,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,肯定会顶天立地,傲视苍穹。
新年随想曲 - cheshizhongren - 山石的博客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